足迹·奋进·答卷 | 木麻黄下忆谷公:一棵树从此立,好家风代代传
在漳州东山县的赤山林场,清晨常给人一种浓厚的历史感。当晨光穿透雾气照亮谷文昌的塑像时,柔和的光晕仿佛为这位“四有”干部镀上了一层闪亮的金芒。不远处,乌礁湾畔的九棵木麻黄枝叶葳蕤,像是在低声诉说着那些关于风沙、关于坚守、关于一位共产党人“不制服风沙,就让风沙把我
在漳州东山县的赤山林场,清晨常给人一种浓厚的历史感。当晨光穿透雾气照亮谷文昌的塑像时,柔和的光晕仿佛为这位“四有”干部镀上了一层闪亮的金芒。不远处,乌礁湾畔的九棵木麻黄枝叶葳蕤,像是在低声诉说着那些关于风沙、关于坚守、关于一位共产党人“不制服风沙,就让风沙把我
吴石将军(1894-1950)是中共隐蔽战线的重要人物,1949年赴台执行潜伏任务时,将长子吴韶成留在大陆。吴韶成毕业于南京大学,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曾任河南省冶金厅总经济师,推动行业改革。1973年,吴石被追认为烈士,吴韶成当选河南省人大代表,终获历史
为助力辖区家长更好地引导孩子处理社交关系,提升孩子自我管理能力,培育家庭文明风尚,10月14日上午,宝鸡市千阳县城关镇西新区社区联合县妇联开展了以“让天下没有难教的孩子”为主题的家庭教育讲座,为辖区家长们送上了一份“育儿干货”。
为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,充分发挥“文明家庭”“最美家庭”等先进典型的榜样效应,传承家庭美德,传播优秀家风家训,引导广大家庭树立文明理念,10月14日上午,“弘扬家风美德,传递榜样力量”禹州市文明家庭、最美家庭巡讲活动走进禹州市人社局,为全局干部职工带来一场感人
日前,2025白云山小柴胡“传承好古方,传承好家风”广东省高校公益创作大赛启动仪式在暨南大学举行。来自医药健康、传媒广告、协会组织、高校学界等领域的嘉宾领导齐聚校园,共同见证这一融合传统文化与青春创意的公益行动。
近年来,曹县纪委监委将家风建设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,以“文化育廉、监督促廉、宣教倡廉”三维协同为路径,推动廉洁理念融入家庭日常,持续筑牢党员干部家庭廉洁防线。
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注重家庭、注重家教、注重家风”的重要思想,将家风建设作为厚植清廉文化、培育清廉风尚的有力抓手,近日,介休市西关街道宏顺路社区妇联邀请家庭教育指导师、心理咨询师、西关街道党工委委员剌晓丽主任为辖区在职党员开展了“筑牢廉政防线,涵养
“咱祖宗传下来的‘孝亲、睦邻、清廉’古训,不是挂在墙上的字,是要一代代人照着做的!”10月13日,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“刘氏宗祠”内,全国最美家庭获得者刘泽辉用地道贺州方言解读族谱中的廉洁家训。这场“宗祠话家风”活动,让廉洁理念随乡音浸润人心,正是八步区清廉家庭
章元善(1892—1987),江苏苏州人。1945 年参加民建,历任民建理事、常务理事、第一、二、三、四届中央常委。曾任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总干事、国民政府实业部合作司司长、经济部商业司司长。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。新中国成立后任政务
踏实肯干的爸爸、娴静大方的妈妈、善良可爱的女儿们,黄林甫家庭是莆田市城厢区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,却蕴含着不平凡的温暖与力量。成家近二十年来,夫妻和睦、勤恳工作、关怀子女、热心助人,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、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,用自己的行动诠释
汉中市纪委监委将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“三不腐”的基础性工程,深挖本地历史文化与革命文化中的廉洁资源,构建起覆盖广泛、载体多元、群众可感的廉洁文化矩阵。
前几天跟姐妹约奶茶,她刷着朋友圈突然 “哎” 地叹了口气:“我妈才五十二!天天在家做饭洗衣刷剧,教她用打车软件,张嘴就是‘学不会,记不住’,喊她去小区跳舞她说‘丢人’,我妈才五十岁,就活得跟七老八十似的?” 这话一下子让我想起身边好多类似的事儿 —— 现在不少
中华文明绵延五千载,家文化始终是一条贯穿古今的精神纽带,紧密连接着个体与家族、家庭与国家。当我们思考一个家庭的未来,所追求的远不止物质的积累与地位的显赫,更在于那些深植于文化根脉中的精神传承——家风、家训与家教。它们是一个家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,是长辈馈赠予后
10月12日,“南粤清风 传家有范”2025年岭南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巡回宣讲在广州温情启幕。首场活动上,10组来自全省各地、各行各业的宣讲员,以真挚的语言分享了关于家庭、家教与家风的动人故事。这些温暖故事,如同一缕缕暖阳,映照出广东持续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,将
家是什么?是房产证上的名字?是朋友圈晒的豪宅?还是银行卡里的数字?醒醒吧老铁!多少人在外光鲜亮丽,回家却像个孤魂野鬼。今天咱们就唠唠,那些比钱更重要的东西。
10月8日,记者从省妇联获悉,围绕省委、省政府和全国妇联关于移风易俗的工作要求,全省各级妇联组织正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关键抓手,引导妇女群众自觉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和实践者,有效破除陈规陋习的生存土壤,推动文明乡风在广袤乡村落地生根。
本期案例聚焦七台河市勃利县倭肯镇正阳村的“积分+文化”双驱动治理模式。这里的“文明家庭积分制”细化到“非遗技艺传承”“志愿时长”,积分能换村办企业岗位;村民自编自演的《正阳村的故事》等21部系列短剧,累计播放量超30万次;黏豆包制作技艺冲刺“非遗”,让家风文化
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,也是人生中的第一个课堂。在这里,没有刻板的课本与严肃的讲台,却有长辈用一言一行写就的生活教材,将做人做事的道理,悄悄种进晚辈的心里。
家庭是社会的细胞。为积极培育良好家风、弘扬文明新风,持续推进清廉建设,2025年9月25日,由海南陵水县委宣传部主办,海南报业发行有限公司承办的“树立清廉家风 共筑文明家庭”专题讲座在县政务服务中心举办。本次讲座特邀爱自然生命力品牌授权高级导师、高级家庭教育指
记述林伯渠重视家教家风的文章不多,这些文章有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回忆的,有学者研究、挖掘的,我学习后都感慨很深。在常德市委党校最近举行的纪念林伯渠诞辰131周年座谈会上,林伯渠的外孙齐放向我们坦言,其实林伯渠自己在家教家风方面留下的文字也不是很多,他给后人以教育